首屆杭州地區(qū)重癥醫(yī)學高峰論壇在杭召開

為促進杭州地區(qū)危重病醫(yī)學的發(fā)展,近期首屆杭州地區(qū)重癥醫(yī)學高峰論壇在杭州西子湖畔舉行,會議由我院ICU劉長文主任和浙江醫(yī)院嚴靜院長主持,內容為近年來ICU重點關注的問題,嚴靜院長專題講授了《膿毒癥研究在中國》,浙江省人民醫(yī)院孫仁華主任對《感染性休克患者液體復蘇的終點評估》進行講解,我院劉長文主任《感染性休克患者并ACS如何評價容量反應性》中的特殊問題進行闡述,浙醫(yī)二院李立斌主任《再論人血白蛋百在重癥救治中的地位》進行了文獻解讀,117醫(yī)院王波主任回顧了近年發(fā)表的40多篇文章對《羥乙基淀粉在液體復蘇的地位》進行了深入探討,充分認識到巴塞羅那宣言(Oct, 2002, Barcelona) 5年內將膿毒癥患者的死亡率減少25%的目標,至2010年,膿毒癥患者死亡率從38.8%下降至31% ,遠未達到希望目標,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討,進一步指導臨床實踐。
會議大多數專家認為早期液體復蘇可改善患者預后,但應防止過度灌注造成的繼發(fā)性損害,對復蘇終點應評估pH值, 堿剩余, 動脈血乳酸和每小時尿量.有條件應對DO2,VO2和SvO2進行綜合評估。感染性休克伴腹腔間隙綜合征(ACS)如何液體復蘇是目前研究的熱點,ICU發(fā)生ACS應引起足夠的重視,腹內壓〉15 mmHg易誘發(fā)MODS,臨床上應在改善全身/局部灌注的基礎上注意 “平衡復蘇”,爭取APP﹥60 mmHg,充足的液體 – 但不過多, 血管活性藥物支持以增加灌注,減輕腸道/腸系膜水腫。羥乙基淀粉與白蛋白在液體復蘇中比較,無論復蘇成功率,28天死亡率還是遠期生存質量,白蛋白均優(yōu)于羥乙基淀粉,同時臨床實踐證實羥乙基淀粉用量與腎功能損傷有很強的相關性,早期Joachim Boldt, M.D.研究有造假行為,捏造了研究數據,因此不應該在臨床上使用 羥乙基淀粉進行急性擴容復蘇,結合中國現狀在失血性休克無血源情況下可采用羥乙基淀粉進行急性擴容復蘇,但總量不易〉1000ml. 以防腎毒性.
會議互動性強,討論充分,主題均為ICU關注的熱點,對臨床有較好的實際指導意義。受到參會的170多名代表的歡迎。會議邀請寧波市第一醫(yī)院朱建華主任,湖州中心醫(yī)院謝波主住參加。

相關閱讀
- 09-13 第八期“浙大市一.臨床大講堂”預告
- 05-24 2021年第三屆湖畔眼底病高峰論壇暨浙江省級繼續(xù)醫(yī)學教育項目《玻璃體視網膜疾病診療進展》圓滿舉辦
- 10-29 COVID-19流行期間重癥監(jiān)護中的床旁肺部超聲
- 10-29 肝硬化患者的自發(fā)性細菌性腹膜炎和腹膜外感染(上)
- 10-20 妊高癥回顧(上)
- 10-20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的系統(tǒng)評價分析
- 10-07 急性心梗后超聲可發(fā)現的機械性并發(fā)癥
- 10-07 做了一回趙半仙--高血壓心臟病
- 10-07 綜合生命支持降低暴發(fā)性心肌炎死亡率的多中心研究(上)
- 10-07 經鼻霧化吸入(上)